第(1/3)页 “我们种一辈子稻谷,连一次白米粥都没尝过。 以前,一年到头混个半饱都困难,特别是每到冬季的时候。 县城里每年都有饿死、冻死的老人和孩子。”胡老头儿抹一把脸继续道。 “刚成家的头几年,我特别混。 我最大的闺女,三岁那年冬季下暴雪,就是饿死、冻死在我怀里的。 从那以后, 我就拼命地干活……” 说起过往的胡老头儿,落下几滴老泪,往事还历历在目。 因为对死去的闺女愧疚,才会对孙子孙女一视同仁。 唯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活着有多重要。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家以前的日子也不好过。 幸好遇上堡主,才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再过几月,家中又要添丁进口了, 真好!” 陈大不愿想起过往的伤心事,鼓励地拍着胡老头儿的肩头。 “现在不就过上好日子了吗! 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跟着堡主干绝对没错。 咱们这里的人,都是因为堡主才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陈管事说得是,堡主是个大善人。 若不是堡主,不知又会死多少人,全家都记着堡主的恩情呢! 我老胡头儿是个认死理的人,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 胡老头儿拍着胸脯表忠心,陈大满意地点头。 最早跟着紫玉混的陈大,善农事的同时,已学会了紫玉的收买人心。 … 两人在地边说着话,不时指挥一下除草的人。 因为是荒地的原因,地里的杂草长得比庄稼还快。 每隔几天就要除一次草, 能食用的野菜都被人捡回家, 当成稀罕菜吃。 每家都从大夏堡佘来几只小鸡小鸭, 等粮食收获后再以粮抵,皆当宝贝一样养着。 猪的数量有限,有猪养的只有少数几户。 大多数人只能望猪兴叹,因为养的猪越多,农家肥才越充足。 常进山训练的护卫队,发现这是一个好商机,连着几天往大山里跑。 将附近的野猪窝全部捣毁,弄回六十几头小野猪。 别看数量多,真要一家一头都不够分的。 为了争得一头猪的权利,大夏村人连五百年前的交情都套上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