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我和紫玉是一对男男成亲,肯定得穿一样的喜服。 最后,再给他们来个大转变,惊掉一地眼珠子。” 得了成亲的准信儿,离白也不介意多解释几句。 “姑爷可知,除了喜服外还要准备凤冠霞披。 唯有老手艺人, 才做得最好!”春花提醒道。 自家小姐嫁得如意郎君,自是要用最好的东西。 姑爷一高兴,他们也跟着受益。 “这个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成亲那一天。” 离白知道紫玉空间中有一套很精美的凤冠,甚至连现成的喜服都有。 在他看来,喜服是为别人定制的, 自己成亲肯定得做一套全新的。 几人商量着成亲的细节,好多东西对紫玉和离白来说, 还真不是很懂。 毕竟生活的朝代不同, 也不可能照搬后世的规矩来。 … 大夏村齐心协力建房时,1号院的人都在为紫玉的成亲做准备。 四月末,当春耕结束时,大夏堡和大夏村已被一片绿意覆盖。 大夏村的耕地共开垦出一万亩田地,分给各家各户的约三千亩。 剩下的七千亩成了军垦田,也就是说护卫队不仅要参加训练,还要种地。 平时的管理,由大夏堡的陈大带人一起负责。 充足的农具,也是加快干活速度的必要条件之一。 紫玉外面的地盘完成春耕时,空间里的几百亩地也完成春耕。 空间里的事,已完全不需要紫玉操心,她只等合适的机会,便将一台闲置的多功能收播机弄出来用。 留在里面不用也是浪费,大夏村七千亩田地,全靠人工收割。 光是晒粮食, 就没那么大的地盘。 哪有用多功能收播机方便,收割的时候便将粮食烘干装袋。 … 整片大山一派生机盎然时,大夏村的人都搬进新修的半石半泥房子。 那修房的速度是真正体现了, 人多好干活,几百个人同时修房,那速度真不是盖的。 大夏村人在这与世隔绝的大山中,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成排的独家院子,规格皆为统一的五间屋子,还带厨房和杂物间,冬日取暖全部采用火炕。 崭新的院子,皆让大夏村人喜极而泣,无不对紫玉这个年轻的堡主感激涕零。 … 大夏村最好的建筑,要数大夏书院,两进的石头院子。 紫玉将仅剩的玻璃全部用于此,室内可谓是窗明几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