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何况如今的宛城,恐怕也无久守的资格。 这种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手里的感觉,让李严感觉很是憋屈。 ...... ...... “老乡,换些粮食,战后可凭此物去到宛城太守府换取钱财。” 乡民看着兵头强塞进手里的一把珍珠,及空了大半的米缸,端是欲哭无泪。 这小玩意看着好看,奈何不当吃不当喝,拿在手里说不定还被强人觊觎... 几度张口,终究不发一言。 乱世兵如匪,这些个兵卒就算不错了,起码还留下把珍珠,就算啥也不留,凭人家手持长枪腰挂钢刀,轮得着他一升斗小民拒绝交换吗? “将军,真别说,荆襄果然富庶,这才四十多个乡村,就凑齐了五千骑卒十日口粮。” “老乡们无有异议吧?强买强卖的买卖咱可不能干。” 张绣笑得一脸灿烂:“没有,乡亲们都很配合,毕竟将军所赠珍珠都是上好的成色,价值远超几担米食。” 陈丛驾马远眺,四十五度望天,一脸神伤道:“唉!~珍珠再好,却不能果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终是本将亏欠南阳郡民良多,战后还需好好慰偿一番呐。” “将军仁德。”张绣由衷赞叹。 赵云亦是眼底泛光,看着陈丛如同看到了终结乱世的曙光。 贾、郭听得直撇嘴。 说这厮无耻吧,起码他还没有明抢,知道拿些珍珠去换粮食。 但要说仁德,那绝对是八竿子打不着边。 为行军之急舍粮草辎重之举本无可厚非。 但以珍珠易粮之举,就是纯纯脱了裤子放屁了。 乱世之中粮草绝非唯一硬通货,金、银、铜、铁皆可快速变现,即便是这些不好携带,带些盐巴与布匹总行吧? 换作平日里,珍珠或许还有些价值,但战乱一起,珍珠的唯一价值就剩下了好看... 至于珍珠换钱之说... 陈丛拿了宛城自然作数,拿不到宛城自然就不作数。 即便是作了数,百姓折腾一圈,还不就是拿粮食换了钱,却平白无故担了风险。 亏这厮还有脸在那感叹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凡他多带几日口粮,都不至于百姓苦。 “你俩个什么表情?莫非没有心吗?” 呃... 贾诩立马换上谄媚表情:“小老儿细细品评州牧之举,方知德行之重,易取之道也。州牧取之以道莫以威,是为德重。” 郭嘉看看陈丛,看看贾诩,感觉有点洒脱不起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