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允埋头苦等良久,不闻董卓言语,便知陈丛真能代表董卓。 此时他已顾不上惊骇了。 唯唯诺诺道:“少府大人旦有吩咐,老朽莫敢不从。” “好!”陈丛伸手托起王允,轻轻拍拍他的肩膀:“不管怎么说,我纳了太傅义女,也算太傅半个女婿...” 王允连道不敢。 陈丛不再纠结,直言道:“太傅选吧,若为汉室之贼,现在便死,全族覆没,头颅悬于霸城门外供世人唾弃。 若为汉室忠良,则与我等一道,共扶大厦将倾,身前极尽荣宠,死后亦可福泽子孙后人,流芳百世。” 王允肝颤了一下,艰难咽下一口唾沫。 “不知少府口中‘我等’是指...” 陈丛一字一顿道:“司隶,关中,并州。” 王允的最后一丝幻想随之破灭。 在此之前,其实他一直存在着一种理论翻盘的可能性。 如果奸诈背汉之人只是陈丛而非曹操,所有一切都是陈丛利用曹操的信任暗中行事... 那么。 只要曹操在未来某一天里察觉到陈丛的异样,进而杀之,则王允身上污名自洗。 陈丛虽是声名显赫,但若让人在陈丛和曹操之间只能甄别汉臣一人,大多数人依然会选曹操。 因为曹操只身刺董、矫诏讨贼、屯兵司隶与关中成对峙之势、永远摆出一副随时欲与董卓决战解救天子的姿态。 面对这样一个人,就算是饱受陈贼其害的王允也不太相信他能是贼,何况旁人乎? 最重要的一点是:曹操并非董氏婿! 但陈丛一句‘我等’之中竟然包括了曹操! 忠奸两方暗通款曲之下,便是倾尽洛河之水,也没办法洗尽他身上污名了。 因为... 在外人眼里,所有的‘汉室死忠’都说他王允是贼。 外人眼中的,祸国恶贼皆说他王允为友... 他在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自证清白的前提下。 百十年后... 史官只会记:祁县王允者,字子师,世食汉禄不思报国,甘与贼伍。身死而累及宗族覆灭。 陈贼看似给了他两个选择。 事实上他根本没得选。 这贼船,他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