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知乎上出现多条热门提问:“如何评价并夕夕创始人黄铮的发家史?”“砍一刀背后:是人性陷阱还是资本骗局?” 种种问题描述中都或明或暗指出,并夕夕背后的资本,与不久前卷入风波的蚂蚁集团同属阿里系。 《社会观察网》率先刊发报道:《电商平台必须讲诚信》。 文章写道: 「昨晚,一位主播闲来无事,在直播中邀请数万网友帮忙砍并夕夕,但是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直播过程中,这位主播首先尝试了价值数千元的商品“砍价”,期间有数万网友在线,数千人帮助“砍价”未遂。 随后该主播又在粉丝建议下,尝试了邀请好友砍价提现的活动,持续时间长达2小时,但是也依然没有完成任何一种砍价。 而在京东旗下的京喜app,在万人助力下,不到10分钟,该主播就抽中一台免费全新的小米Mix手机。 两个平台就像一个对照组,只能说平台与平台亦有不同.」 颇具戏剧性的是,报道当晚这名“集体砍价”的主播就收到了并夕夕平台发放的“等额抵扣券”。 由于过程全程直播,这一幕被无数网友目睹,纷纷质疑这是平台在“支付封口费”。 两天后,沪市某律师以“涉嫌商业欺诈,利用虚假数据隐瞒真实规则”为由,向法院递交诉讼材料——之所以选择沪市,正因为并夕夕总部位于此地。 此事经媒体报道,全国各地更多律师或是出于正义感、或是蹭热度,纷纷跟进起诉,指控“砍一刀”模式实质是欺骗用户。 群情激沸之下,并夕夕凭借其长期以来积累的“口碑”,遭遇全网围剿。 也许是受到运营数据波动的影响,也许是因为那条始终压在热榜第一的标签:#全网等待并夕夕的回应#。 沪市,并夕夕,公关部。 “总监,您看这一版行吗?” 公关专员递上不知修改了多少次的声明稿。 总监凝视片刻,摇了摇头:“.把最初那一版拿过来。” “啊?.哦,好!” “.在这个地方加上一段——”总监口述,专员速记。 半小时后。 “总监,按你刚才说的改好了”专员一咬牙,秉着职业道德确认了一下,“您确定要这么发吗?” “有理有据、不卑不亢、软中带硬,你有意见?” “没,没有!”专员心里都快骂娘了,这声明要发出去,能被同行笑死,但脸上不敢流露半点不满。 “那就发。” “是!” 看着专员匆匆离去的背影,总监叹了口气。 上市之前,并夕夕就深陷“假货风暴”,创维、小米等品牌方公开声讨平台上泛滥的“创维先锋”“小米新品”等山寨商品,使其被冠上“假货集散地”之名。 自从上个月公司上市之后,每一个问题都被置于更严格的公众审视与海外媒体的放大镜下。 并夕夕的存在,仿佛就是一种原罪。 令他们部门应对不下,结果当下又赶上这幺蛾子,感觉他们团队成了连轴转的灭火人员。 对假货问题,他们的统一话术是:这是并夕夕作为一个新生平台,在制造业和消费市场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性现象,他们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治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强调并夕夕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感,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帮助农民直销农产品,满足了最广大下沉市场人群的消费需求。 用黄老板的话说:“我们只是一个孩子。” 结果是山寨这边的火还没彻底扑灭,砍一刀那边又烧起了一场更大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