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挂断电话,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很好奇,这家以“极致服务”著称的商超,能否在藏龙卧虎的京城站稳脚跟? 他更期待,那些虎视眈眈的友商们,会如何应对这场冲击? 如果合法竞争,他不会插手,如果玩阴的,那他就更期待了。 与此同时,京城。 华清嘉园临街的一栋旧楼,经过胖东来的改造焕然一新。 橙白相间的“DL”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为这条原本略显沉闷的街道增添了一抹亮色。 楼下,于东来挂断电话,嘴角微微扬起,但很快又收敛笑意,继续投入到开业的事务中。 没有盛大的剪彩仪式,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甚至连媒体都没有邀请。 门口仅摆放着几排朋友送来的开业花篮,低调得近乎朴素。 店内顾客不少,但远不如河南本土那般万人空巷。 这些人大多是曾在彼岸科技园体验过胖东来服务的回头客,口碑相传而来。而周边的居民,仍习惯性地走向附近的大型商超。 附近的百姓还是按照惯性在周边的几个大型商超进行采购。 如果砸钱营销,再借助彼岸的流量,场面或许会更加火爆。 但于东来并不着急。 他相信,只要把员工待遇、服务品质、商品质量这三件事做到极致,剩下的,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胖东来在河南可以,在京城,一定也能扎下根来。 他对此深信不疑。 尽管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入这场“逐鹿之战”,但陈默并不着急。 他知道,像陆奇这样的人才,绝不会轻易做出决定。 尤其是在对方健康状况欠佳的情况下,这场拉锯战至少会持续三到六个月。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布局。陈默决定临时拉上周受资,来一场“角色互换”的推演,试图摸清陆奇的决策逻辑。 “说说看,当初你是怎么被我‘骗’过来的?”陈默笑着问。 周受资耸耸肩,半开玩笑地回答:“一半是被老板的‘忽悠’功力折服,另一半嘛‘彼岸第二帅’这个头衔,听着还挺顺耳的。” 见陈默挑眉,他立刻笑着举手投降,“好吧,开个玩笑。” 随即,他收敛笑意,认真道:“其实在DST时,我就研究过彼岸的发展路径,一家能在诸多巨头夹缝中野蛮生长的公司,一个总能在不可能处屡创奇迹的老板。 我相信自己的判断,也相信自己的眼光。” “就这么简单?” “不然呢?”周受资反问,“陆奇和我是一类人,我们对自己的判断有种‘理性的自负’,这是成功经历赋予的底气。同理,就像老板您总能在看似荒谬的决策后,证明自己是对的。” 陈默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语气带着蛊惑:“既然你们是同类,不如你试着代入他的视角——他的经历、他的思维模式……我来问,你来答,看看能挖出什么线索。” 周受资闭上眼,脑海中迅速闪过陆奇的履历、访谈、决策风格. 数秒后,陈默发现周受资整个人的气场发生了些许变化 “好,你问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