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一种不符合彼岸的时间要求,动辄半年多周期等手游上市,黄花菜都凉了。 第三种肯定也不会考虑,中间商赚差价是陈默深恶痛绝的事情。 第二种看上去倒是最合适,可分成又太高。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地区遇到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面对的问题,除了分成比例不同,其他大同小异。 给彼岸海外拓展事业部所有人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那时自己跟老板基本每天一个电话保持沟通,一聊就是半个小时起步,有时国内甚至是凌晨时分。 有一次老板好半天才接通自己电话,那边喘着粗气好像是刚进行完夜跑这样的有氧运动。 不过他也顾不得许多,公司事情要紧。 在老板的建议下,两人商定后的策略,最后选择第四种,那就是在第二种的基础上,提高保底,签署对赌协议! 同时以北美作为一个标准推广其他地区,以点破面。 随后彼岸在北美找当地发行商,一找就是三家头部企业。 然后同时开谈,彼岸玩了一出二桃杀三士 一开始这些企业很是不屑,随着他们看到彼岸产品在国内炸裂的用户数、市场反馈和大体的营收规模,加之小米手机出海后,届时预装彼岸全家桶,提供了更富有想象的空间。 这些外国开发商们慢慢改变了原本态度,负责跟彼岸谈判对象级别也越来越高,态度也愈发地友善起来。 两边谈判,竞对又互相提防,因此彼岸得以火中取粟,占据了一定的议价权。 经过一轮又一轮谈判,最终经过陈默远程连线拍板,彼岸跟其中最有诚意的一家签署对赌协议,保底是73开,当营收超过对应档位变成64、最高则是55分成,就像阶梯电价一样。 原本这家发行商是不同意的,可看到上面那夸张营收标准,他们一致认为彼岸不可能达到,最后也就签了字。 彼岸仅提供游戏内容和维护,对方负责运营、数据、服务器、客服、推广等一系列事务。 有了北美作为标准,同样的打法,分别在世界各地上演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