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祝子皋通宵归来,自然成了第一个倒霉蛋。 不过罚站这种事,对男生而言,算不上颜面扫地。 如果只有一个人罚站的话,可能会有些尴尬,一旦有第二个人加入,那么这件事就变得不一样了。 两人罚站,患难与共,三人罚站,桃园结义,四人罚站,江南四大才子,一群人罚站,今天下英雄汇聚于此…… 不多时,杨鑫抄完了数学作业,祝子皋也从外面走了进来。 很显然,这是罚站结束了。 “走,邵妈让你把逍遥游的翻译交过去。”祝子皋也拿出了自己抄的十遍逍遥游。 杨鑫闻言,随即拿起本子跟祝子皋一同走出教室。 祝子皋率先将自己抄的逍遥游递给邵诗秀,只见邵诗秀冷冷地瞥了眼祝子皋,然后检查了一下逍遥游,虽然上面的字迹明显不是同一个人的,但她要的就是一个完成的态度,至于怎么完成,那是祝子皋的事。 等邵诗秀看完祝子皋的罚抄之后,杨鑫也将自己翻译的逍遥游递给了邵诗秀。 起初邵诗秀还有些漫不经心,可当她仔细看了第一段,又皱眉反复咀嚼了半分钟后,便抬头看向了杨鑫。 “这是你翻译的?” 杨鑫点头。 “这上面的秋分、春分,还有朱雀七宿是什么意思?逍遥游跟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扯上关联了?”邵诗秀不解。 啥? 翻译的不对? 祝子皋瞥了眼杨鑫,没敢说话。 杨鑫道,“因为宇宙这两个字,最早就出现在《庄子》一书,《齐物论》、《知北游》、《列御寇》等篇目都有,《庚桑楚》还解释了宇宙,他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意思是,空间上似有实体却无处可得,就是‘宇’;时间上不断延续而没有始末,就是‘宙’。” “古人观测宇宙是为了确定历法,测算二十四节气帮助农事,《逍遥游》开篇提到的北冥,鲲鹏,还有对天的思考,我觉得或多或少都表达出了庄子对观察天地宇宙的一种哲思。” “这是古人对星辰大海的一种朴素追求,所以我才认为《逍遥游》全篇是有纪实文学手法的。” 邵诗秀听完杨鑫的解释,不由心惊。 倒不是说杨鑫的解释令她震撼,而是杨鑫的知识储备完全不像一个高中生。 古文这一块,对她们这些专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难啃的。 抛开教科书,她几乎不看别的古文文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