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燕北州的学子看朱尽文要写诗,纷纷露出不屑,谁不知道象州朱牛两位秀才的名号。 一个是走武秀才路子,另一个则是补录考上的。 俩人除了要去府学上学,哪一点跟秀才有关系! “朱郎君,别丢了自己的脸啊!” “我知道你很贪财,不过这种财,你求不得的!还是回家做生意吧!” “我倒是有一门生意很挣钱,就看朱秀才愿不愿意了,倒夜来香!” 文人相轻最为严重,这等场合没有指爹骂娘,已经算对得上节日氛围。 听说,先帝早朝,文臣武将能直接在大殿上打成一片! 朱尽文脸微红,也不知道是被骂红脸,还是紧张的。 牛儒贤靠在他身后:“不用在意老朱,我记着他的脸了,那小子回不去!” 周大顾拉住朱尽文衣袖:“朱兄,别写!” 朱尽文疑惑:“你也看不上我?” “有东大儒,郭府君在,你要是写一写不该写的诗,我怕他们看出来!” 朱尽文点头,这也是他一直犹豫的原因,丢人跟丢文名是两回事! 京都,花大儒一年四季住青楼,大儒念起他名都觉得他丢儒者的人,可没有一人不称赞他写的青楼诗词有灵性,栩栩如生。 他不怕丢人,怕把自己那为数不多的文名,给丢完了! “行,那我就先不写了,等大家都挡不住的时候,某再出来力挽狂澜!” 牛儒贤对这些一点都不在意,他是武者,对他来说打赢才算赢,写诗好不好有什么用,又不是战诗! “你写不写都行,天塌下来有象州举人顶着呢!什么时候轮到咱们这些小秀才说话了!” 象州每三年只有三个举人名额! 其实,大赢开国初期,各个州的举子名额都是一样,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举子科举名额一直在变化。 近百年来,妖蛮入侵频繁,为了稳固两界山玉门关口。 象州人开始崇尚,能更快拥有战斗力的武者修行法,慢慢荒废儒道修行法。 而朝廷也出于某些考虑,让象州出现学武容易,学文难的结果。 到这十年间,象州举人试,只有前三甲,才能取得举子名! 故,象州举子比着其他州举子在科举考试方面,要厉害不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