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天天吃鱼,一众人也是吃得够够的,只想换换口味。 养鸡鸭和猪,就成了谷中最迫切的需要。 养殖的活儿,早被家里的下人瓜分殆尽,只静待着商船外出买回来。 … “少爷,沙村长带人过来了!” 正式充当小厮的程元驹, 今日是第一次上任,传递消息全程跑步前进。 小洛也跟着呼拉拉地跑, 开年又长一岁的小家伙,精力旺盛得一刻也停不下来。 过来的是沙家村的九个男人,经过一冬的调养,九人的身板明显壮实许多,再也没当初枯槁的样子。 一身没补丁的粗棉袄,腰间系着根布带,头上缠着块白头巾,让紫玉一下想到陕北老农。 “堡主吉祥,沙大郎率村人给您拜一个迟来的年。” 沙大郎九人离紫玉三步远跪地,一丝不含糊地磕三个响头,搞得紫玉有种升仙的感觉。 “起,玉兰看赏!”绷着一张嫩脸的人,面皮一抽。 “是,少爷!”玉兰捂嘴偷笑,跑回院子拿银花生。 站起来的沙大朗几人一听有赏,皆喜形于色。 吃饱穿暖,还有赏银拿的日子,于他们而言已是最好的生活。 “少爷,村里的地都翻好了,只等天气一暖和就播种。 村里原来的两家人,想卖身给少爷,还请少爷定夺。” 紫玉没想到坎儿村的地都翻好了,这些人怕是雪没化便下地了。 “不用卖身,让他们租地种就行,三成租子不算多。 地里的活儿,也可以雇他们干,混一口吃的不成问题。” 老弱病残卖身给她,还得出粮出布养活着,傻子才干这种赔本买卖,紫玉可没做大善人的想法。 “少爷说得是!” 沙大朗低头称是,他虽同情那些人,但还没狂妄到擅自作主的地步。 “你们人手有限,农作物的种植要合理安排,别想着一口吃成大胖子。 离得远的地,以种植蕃薯为主。 先跟陈大学习育苗的技术,沙家村抽出五人去学划船。 农事上的安排找陈大,领物资找盛管家,先带人去把盛管家换回来。” 紫玉想到哪说到哪,觉得没什么要说的,便让得了赏银的九人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