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诗集面世-《超级贤婿》
            
            
            
                
    第(2/3)页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凌云城的每个书堂,书院内,都是响起了朗朗的读诗声,而学子们手中正是拿着《子明诗集》这本书,他们皆是个个目光陶醉,沉寂在诗中的意境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数学子反复的念着这一句:“这一句实在是太妙了,朱先生不愧为凌云第一才子。
    不仅是在凌云城,在燕国的各大州县,各大古城之内,都是传唱着朱子明的诗词,正是因为《子明诗集》的出现,每首诗词耳熟能详,简单易懂,连几岁的稚童都拿着诗集念着,使得燕国文雅的风气达到了建朝以来,最鼎盛的时期。
    在燕国,要是不知道朱子明这三个字,那么你就不配是燕国人了。
    《子明诗集》的红火程度,连当初盛极一时的《燕国那些事儿》也是望尘莫及了,陈进感叹:“朱小哥,真乃千古奇人也!”
    诗集的销量更不用说了,每日上印刷坊求书者都是无数,更何况还在集市上等着买书的人,这样的销售成绩让金不二与朱子明都是目瞪口呆,当然,他们心里更是狂喜的,如此销量,简直是能海赚了!
    不得不承认,金不二的生意头脑让朱子明称赞不已,要不是金老板想到了这么个好主意,自己可真是错过了赚银子的好机会。
    然而金不二却是更加佩服朱大才子的才华横溢,诗集里的每首诗词都堪称千古绝唱,历代大国以来,涌现出来的诗集成千上百,而能像《子明诗集》这么登峰造极的才情,却是没有一本,因此,这本诗集能不红火吗?
    在这次合伙做生意之下,作为生意伙伴的金不二与朱子明,关系上亲近了许多。
    燕国夜空上,清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朱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月亮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完美无缺。
    今夜的月亮真圆,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赏月的好日子。
    在凌云城的集市上,红彤彤的灯笼四处高挂,店铺门前更是彩带挂起,门庭若市间,车水马龙,人流不暇,端的是热闹非凡,而在空旷处,处处可见几位稚童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着月饼,活泼乱跳的蹦来蹦去。
    虽然是家家团圆的节日,但有不少人会出来凑热闹,而在燕国,每到中秋都会一个必须举办的风俗,那就是点塔灯,舞火龙,放天灯的习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