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兄弟们,临朐那边打起来了,日军派出几千人的部队攻击陆战队在冶源的防御阵地。营长命令咱们提高警惕!” 排长提着冲锋枪在阵地之间传达消息,十五分钟后一发炮弹落在阵地上。日军果然也从这边进行突围! 再次检查手里的步枪和弹药后,刘福贵的视线穿过细小的雨线,几百米外似乎有不少泥土翻动的迹象――那是日军士兵进入出发阵地后开始向小山头前进。 师侦营的炮兵开始瞄准日军开火,不过十五门步兵炮没有消除日军进攻的决心,漫山遍野的日军让刘福贵有些紧张。第一波攻击日军就投入了不下一千人的部队,作为老兵的刘福贵能感觉到这次战斗不会简单。 确实不会简单。日军没有想到乃木希典带领二十一旅团攻击临朐后,在另一侧的五井还会存在一支华军部队,不过看其兵力大约为一个营,只要能迅速突破华军阻拦,就可以在其余地区的华军支援之前摆脱追捕。 为减轻部队负重。提高二十一旅团的火力,大部分火炮和炮弹交给乃木希典,第一军将仅有的十门山炮投入战场,每门火炮携带二十发小口径炮弹,十分钟后日军火炮就宣布哑火。日军士兵开始以血肉之躯冲击华军阵地,令人羡慕的是,华军炮火似乎永远不会停歇,炮弹弹片和冲击波带走大片尸体,冲锋中密集的日军士兵打光枪中的子弹后将刺刀装上,努力向华军阵地靠近。 火炮、重机枪火力和铁丝网将日军的步伐阻挡在一百米外,刘福贵慢慢瞄准一名敌军后扣动扳机。师侦营有足够的重火力,自己只需要精确瞄准射击,凭借自己的枪法或许可以超过机枪手吴少庚的战绩。 “富贵,帮我拿些机枪弹药!”操作轻机枪的吴少庚对刘福贵喊道,十分钟内就打光了三个三十发机枪弹夹,以吴少庚的素质不可能扣住扳机不放,只是日军密集的冲锋让机枪不能停歇。 换上一根枪管后刘福贵带来四个机枪弹夹:“省着点,机枪弹药消耗很快,这么打下去辎重连五辆卡车的弹药很快就打完了!” 华军弹药不通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后勤部门的不满,而且战场上也反馈了这个问题。在战斗激烈时,机枪手经常会得不到充足的弹药,导致火力停顿。听说军工部门正在研制一种通用机枪,既可以充当轻机枪也可以加上三角架后充当重机枪,命名为“mg-42”的通用机枪正在进行试验,很快就会在下一波大换装中替代现有的重机枪和轻机枪。 远水解不了近渴,打退日军第三次进攻后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多,终于抽出空来点上烟的吴少庚看着一地的空弹夹和散落的弹壳。他一共更换了四根枪管,打空十五个机枪弹夹,刘福贵帮自己搬运了四次弹药。山头下铺满了日军尸体,他估计至少有一千名日军躺在那里,师侦营选择的这个山头非常完美的堵住了日军的去路,也让双方形成不死不休的局面。 “富贵,你说那些宝贝疙瘩坦克连什么时候投入反击?再这么下去老子的手指头就断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