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旧金山条约-《辛亥之钢铁基地》


    第(2/3)页

    日本在十年内拥有的战列舰不得超过两万吨,装甲巡洋舰不得超过三万吨,陆军数量不得超过三十万。

    华国租界日本鹿儿岛港及其附属地区99年。租金每年十万华元,华军驻军军费由日本承担。

    华国在济州岛济州港拥有驻军权。对济州岛拥有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卓绝利益,如指导、保护、监理的权利,日俄两国均不得阻碍干涉。

    华国拥有对马海峡的通航权。

    本条约批准互换之日起,应按兵息战。

    条约签订后罗尔摩长舒一口气,这样看来日本还是保留了重新崛起的希望,在朝鲜和东北都保有一定的权益。借助两地的掠夺,未尝不能重新武装。至于条约中限定的海军和陆军数量,罗尔摩对其嗤之以鼻,条约嘛,就是用来撕毁的。将来是什么样还不一定呢!

    消息传回圣彼得堡,脸色铁青的尼古拉二世下令严格封锁关于旧金山条约详细内容的消息,不败而败的结局,一旦传出,对于皇室的声誉是个巨大的打击,说不定那些革命党会以此来攻击皇室和政府,煽动平民,致使政局不稳。

    另外,位于东北前线的士兵也开始向欧洲部分撤退,只留协议中规定的三万人左右。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俄国可谓倾尽全力,前线五十多万军队,需要的后勤物资数量非常巨大,让相对弱小的俄国经济雪上加霜,再也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另外海军覆没,俄国现有战舰是不存一,海防虚弱到了极diǎn,必须尽快补充新的战舰。至于陆军死伤的那些士兵的善后,上层中没人关心这一diǎn。

    这个悲惨的结局让尼古拉二世没有怪罪国内的士兵、大臣和将领,也没有怪罪日本人,而将所有的怨恨都倾泻到华国身上。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华国在谈判中没有站在俄国一边,俄国很可能会获得梦寐以求的旅顺出海口——一切都是可恶的黄种人作怪!从此之后尼古拉二世重拾“****论”,视华国为大敌,并因为远东利益争端而积极向英法靠拢。

    俄国国内一片沉寂,日本国内哀鸿一片,此战最大的受益者,华国国内则是一片欢腾。华国建立后屡屡击败外地入侵者,已经极大地鼓舞了国民的志气,而此战之中,不但击败了日本,报了甲午之仇,还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将甲午战争中失去的部分利益夺回,尽管还有不算完美的地方,尽管东北、台湾北部还在侵略者的手里,但国民相信,自己的国家将会彻底夺回那些地区!

    战争的结束对于华国来说也是轻松不少,年轻的国度、并不稳固和完善的经济体系,在面对这种国家之间的战争时,存在巨大的风险,好在平稳度过,而且耗时很短。从对马海战到平定九州岛,用时不超过两个月,之后的战斗需要的物资少了好几倍,对于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