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明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南下伏尔加河与顿河沿岸,配合南方高加索地区的重兵集团围歼渡河以南地区的盟军部队。经过一番紧张激烈的辩论和不断来往各国首都的特使协调之后,盟军最终决心投入重兵坚守住高加索地区,与明军进行战略决战。毕竟先不说这个时候撤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就算是撤退了之后不还是要决战的吗?与其晚打,不如早打。 经过各国参谋部的分析确认制定作战计划,盟军最终决定南方高加索地区的部队继续与明军南方集团军群缠斗。而战役的关键diǎn就放在了伏尔加河与顿河交汇处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察里津。 察里津是一个节diǎn。因为现在整个前线的铁路在双方不断的破坏之下几乎已经无法使用。而俄国糟糕至极的公路系统无法支持如此规模的庞大战役。因此,无论是明军还是盟军,其主要的后勤补给线都要依托着伏尔加河与顿河进行。毕竟船只的运输能力非常强大。 作为伏尔加河与顿河交汇处的察里津就是这场战役的节diǎn。明军如果能够拿下察里津,那就能够沿着顿河一路扫荡作战从而将高加索分割出来成为一个巨大的包围圈。那样的话盟国在俄国战场上的南线就将全线崩溃。 而一旦盟军能够在察里津附近抵挡住明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南下攻势,他只需要将时间拖到冬季。到时候伏尔加河结冰,那断绝了补给的明军要么就是无奈撤退,要么就是在冰天雪地之中等着被反击歼灭! 察里津,就是这场战役的节diǎn。(未完待续。) ps: ps:感谢书友酒后不乱性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种豆南山下、o1976、山青盈、半面君的o的打赏支持。感谢所有为辉煌之世diǎn击,投票,打赏,订阅,收藏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支持。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