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4回:长安卫家-《三国忽悠记》


    第(2/3)页

    这一套体系说得简单可分了好多个步骤,其中雕刻的工匠人数最多,几乎有数千人,其中一半是制作夯土,另一半当然负责雕刻了,这数千人的联合仅仅花费十余日就将所需的“字”雕刻完成,彭羽再一声令下将长安年老的教书先生全部拿下,请到府中为其编排书籍了。

    这其中的环节特别是最后一样,教书先生们必须与彭羽签订终生契约,绝不能私自出行一步,当然彭羽给出的报酬又是极为可观,这些人抵挡不住诱惑愿意留下的人数量极为庞大,如此彭羽的书籍才得以问世。

    在实际的印制过程中,左伯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印制与纸张虽然都不成问题,可纸张过小,往往一部书需要的页数极多,如此形成很是厚实的书册,极不方便装订。

    彭羽闻言嘿嘿一笑,何须全部装订?就不能像漫画一般分卷来卖吗?

    如此一部书还能多卖好几次,如此赚钱岂不是更能赚的金箔满盆吗?

    卫宁及卫管家得知此事更是对彭羽佩服之至,就连终于下定决心举家搬迁来到长安卫宁的父亲卫老爷子也是赞不绝口,时常叹息,此子若是全身心投入商界,天下虽大哪里有卫家立锥之地耶?

    卫家对书籍之事极为看重,如此书籍哪里需要卖百万一本?只需卖十万一本就足以赚下大汉半壁江山了,试问天下那个氏族的书籍会嫌多了?

    甚至卫家断言,彭羽每出一本,不说别人就连陛下都会忍不住购买,书籍对大汉的诱惑力可比高官厚禄更加吸引三分的。

    卫家很想与彭羽合作经营书籍,可惜彭羽在短短三月之间,竟然将制作书籍的所有条件已经全部完成,如此情况下,就不是合作经营而是在彭羽口袋里抢钱了,如此情况让卫家根本开不了口,只好眼红万分的看着彭羽经营此道了。

    卫老爷子得知书籍之事回府之后做了两件事,一件将自己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什么头发长见识短,妇人之见愚不可及,白白浪费如此商机……反正破口大骂足足骂了好几日,非是卫宁相劝差diǎn休妻。

    二件是立即辞去家主之位传给了卫宁了,而自己则是退位充当卫宁的参谋了。

    不得不说卫老爷子眼光极为毒辣,想的也是十分长远,从书籍一事上就看出彭羽的赚钱能力,换句话说,彭羽的赚钱能力绝不是卫家能比拟的,自己家族能攀上彭羽这财神爷,才是最赚的一笔生意!

    而且卫家举家来长安,更是需要彭羽的帮衬,甚至卫老爷子私下与夫人讲,彭羽要求卫家来长安,绝不是为了让卫家帮彭羽赚钱,而是因卫宁与彭羽交好,彭羽照顾卫家让卫家在其中分一杯羹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