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真真假假-《天下珍玩》


    第(2/3)页

    唐易眉头紧皱,一时不知该如何说,他总不能说是因为看不到宝光吧。

    去除了透明塑料盒子,拿在手上,依然沒有宝光,这就说明,彻头彻尾是一件高仿品了,而且年份不会太久,顶多是民国前后生产。

    古玩鉴定博大精深,明知道是赝品,却说不出一二三四,这种郁闷的感觉,恐怕也只有唐易会有了。

    “我还是感觉不对,现在这感觉更强烈了,但是我是半点儿具体问題也说不出來。”唐易终于直言道。

    秦老摇了摇头,“干坑的东西,薄锈铜光,品相完美,毫无破绽,难道世间真有这样的铜器高手。”

    “感觉有时候太过玄妙,古玩行里,真真假假,既然你们俩都看不出问題,那假的也是真的,”贺志祥在一旁说道。

    “假的永远真不了。”秦老呼出长长的一口气,“古玩的精髓不在器物本身,而在承载了当时历史环境的精、气、神,又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所以说,感觉不对,有时候就是感到精、气、神不对。”

    唐易陷入了沉思。

    “这件既然存疑,就必须再确证一下,这也是我一贯的原则。现在,姑且收好,若是日后遇到制铜高手,特别是制铜仿古高手,再想办法试试看。”秦老缓缓说道。

    唐易猛然抬起头來,“我知道有个人,或许能行,只是,这东西”

    秦老眼睛一亮。

    他知道唐易的意思,“这东西”后面的潜台词是:哪能随便给外人看。但是,有目标总比暂时搁置要好。

    “你说的是哪位。”

    “此人名叫陈澄之,津门人士,是仿造铜器的高手,我见过他仿造的石叟关公铜像。”唐易解释道。当时,他还想让陈澄之仿制崇祯罪己铜香炉,结果因为铜质的玄机而作罢。陈澄之手上那本紫铜经,也是罕见的制铜圣典。

    “陈澄之。我怎么沒听说过。”秦老看着唐易道。

    “他不是古玩圈里的人,是一个匠人,大匠,而且十分低调,但是手段确实出神入化,”唐易接口道:“只是,他现在有可能在津门,不在山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