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凡而后听着身后村民对自己的八卦,无奈笑了笑,挥挥手,还是走向了山林深处。 初冬了,唯一的好处是,降雨量还不算太多。 这时候,如果是在山城,或是自己老家,肯定是冬雨连绵,天空阴层层的,但陈凡来的时候,天气倒是还不错。 直到走了一个多小时,路上的小道也变得青苔多了起来,陈凡才打开无人机,正是开始直播起来: “嗨,各位直播间小伙伴,我们的新一期,穿越华中屋脊神农架,正式开始了。” “神农架林区,简称神农架,是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鄂省管辖,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处于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组成的旅游带上。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位于鄂省西部,东与襄阳跟保康接壤,西与山城直辖市的巫山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长江三峡,北倚十堰,远眺武当山风景区,全区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坐拥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辖6镇2乡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林地占85%以上。” “这里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在前几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神农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华中第1处、中国第11处世界自然遗产,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华夏天然氧吧’,也是有名的革命遗址保护区。” “对了,再给大家补充一下,这里的形成是典型的年轻山脉,所以我们进山,会发现很多被挤压的碎裂石块,还是那种很锋利,整个山谷也被挤压成一个‘V’形。 它从印支运动末至燕山运动初,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大面积的掀斜,奠定了区内的地貌骨架。 第四纪气候的冷暖变化,在部分地段残留了冰川地貌,致使区内地貌复杂多样。 神农架山脉近东西向横垣于神农架林区西南部,以神农顶最高,高程为3105.4米,也是华中地区最高点; 林区最低点为下谷坪乡的石柱河,高程为398米,相对高差2707.4米。根据区内地貌形态特征和成因类型,可分为构造溶蚀地貌、溶蚀侵蚀地貌、剥蚀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等四种类型的地貌单元。 至于名字嘛,则是起源于我华夏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据记载他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 介绍完一圈,陈凡这才发现,山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接下来是一段上山的河沟地形了。 见到这场景,陈凡不免想起了开始做直播的时候,一点儿也没经验的自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