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许嵩:再次翻红,爷青回-《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


    第(3/3)页

    但是面对抄袭,许嵩始终没有正面怼过哪位歌手,也没对相关话题做过回应。问的人多了,他就回一句:“事情已经知道,人在三亚,勿扰。”

    曾经有一次,有人在采访时直接问他:大家说曾轶可的《狮子座》抄袭你的《星座书上》,你什么态度?

    许嵩用一惯平静的语气回答:“抄袭这个词太沉重了。两首歌像,是一个客观的事情,但是说它抄袭,就变成了加给别人主观的恶意。那我们怎么能推定别人是抄袭的?”

    被惹急眼的时候,他也会反抗——靠写歌表达愤怒:

    “先做人,后做事,这道理难道你们不懂吗”——《别咬我》。

    真是应了《乐队的夏天》中那个梗:知识分子是不打架的。

    “知识分子”在娱乐圈很吃亏。知乎上曾有人提问:为什么许嵩现在凉了?下面有个人回答得最贴切:因为没有娱乐感。

    娱乐圈的人,哪个不卖人设、买热搜、混圈子,去医院看个感冒也要写篇大稿,宣传带病上工,逛街、上综艺时和同级别明星互动,炒cp、玩梦幻联动。

    可许嵩的待人接物原则,早在二十几岁就写得明明白白:我满意于自己依旧那么的不会做人。对喜欢的人笑脸相待。对厌烦的人敷衍了事。

    太耿直。

    他也极少上综艺,从不在银幕上卖乖耍宝。他只上过《经典咏流传》,唱岳飞的《小重山》。

    他坚信“音乐就是纯粹的”,对所有和创作相关的事事必躬亲,对宣传炒作营销漠不关心。

    二十几岁时,他写过一篇随笔——《错位的优雅》:

    同样是卖唱,也有不同的境界。有的人,卖唱都卖的不敬业,不称职;而有的人,论水平早已不该停留在那些喧嚣之地,却因为种种原因,还在那些不为人注意的角落用错位的优雅注释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这大概就是许嵩对音乐的态度——学术态度,匠心精神。

    20岁时,许嵩顶着半遮面鸡窝头,配上花格子围巾,典型的“非主流”。看不惯的人都说,这种人怎么会有音乐素养。

    十一年过去,他逆龄成为为白T恤、黑框眼镜的少年模样,专辑出了八张,tag变成怀旧对象、青春记忆、小众音乐人。

    反正就是没机会成为“主流”。

    当他借用列纳尔的著作《胡萝卜须》来表达内心的反思和挣扎,喜欢《有何不可》的粉丝说开始听不懂他的歌;

    当他开始关注社会时事,用《冰柜》讲述真实案件时,黑粉骂他哗众取宠;

    当他写下《山水之间》,路人表示“许嵩又写了一首普通的古风歌。”

    他一直在前行,而太多人的审美被偏见和误解拖累在原地,用十几年前的旧眼光看待一个每天更新自己的人。

    他注定知音寥寥。

    好在他并不在乎。当有人质疑他粉丝越来越少时,他说那是时间过滤掉了听不懂他音乐的人。单纯做音乐,他觉得幸福。

    幸福从来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当年的“流量巨星”太火

    光芒太盛闲言碎语也多

    让人看不清真面目

    如今放凉了一点

    反倒让人品出滋味

    许嵩他原来是这种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