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后来因为董卓抵挡不住十八路诸侯一起的讨伐进攻,听从李儒的意见裹挟朝廷文武百官,迁都长安。 虽然董卓强迫世家大族一起随迁,但效果却是适得其反,反而有不少世家大族从关中迁走了。 然后经过李傕、郭汜之乱,乱军攻破长安,他们纵军抢劫,无恶不作,给关中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造成了强者四散,蠃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的萧条景象,关中世家,几乎都迁往到他乡了。 直到建安元年,汉献帝成功东迁洛阳,并在曹操的控制下迁都许都,李郭之乱才宣告结束,关中地区慢慢恢复了一些元气,才有一些世家开始陆续回迁。 现在长安的世家虽然不少,但都是以分支为主,势力较强的只有四大世家,分别是钟家、傅家、杨家和张家,他们控制着关中地区的军政大权和经济命脉,可以说只手遮天。 这几大家族,能够在关中拥有一席之地,除了家族的财力雄厚之外,主要还是因为这几家都有人在曹操手下为官,虽然从家族的富裕程度上来说,他们并不是靠前的存在。 但是只要跟曹操搭上线,行动起来都好说。 钟家的钟繇,任潼关太守,自然是各大家族之首。 傅家的傅巽,本来在刘表手下为官,后因为劝说刘琮投降曹操有功,被封为关内侯,任散骑常侍,按官职品级,不在钟繇之下,但因为钟繇是关中的地头蛇,傅家才甘心排名第二。 张家的张既,是长安郡的郡丞,掌管长安的郡兵,可以说有生杀之权,权利只在钟繇之下,自然是排在第三位。 杨家的主家在洛阳弘农,关中杨家只是一个小分支,家族的杰出代表叫杨阜,虽然曹操只是任命他做安定郡长史,但因为太尉杨彪在朝廷任职,族兄杨修任丞相府主薄,自然是水涨船高,被排在第四位。 不过刘雄鸣在关内这个地方还是名气不小了,马超也不屑于跟他交战,浪费兵力,想把他拉拢进自己的部队。 但是他派过去的斥候,被刘雄鸣直接拒绝了。 他为什么不投马超呢?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去过西凉,在马腾占领的西凉地区生活过一段时间,曾经被马家人欺负,他小心眼,一直耿耿于怀,而且他也不看好马超,虽然形势非常不妙,但他还是不愿意加入西凉联军。 钟毓等几个世家子弟,对马超的大名如雷贯耳,知道想要在马超带领的西凉骑兵追击下逃得性命,难度可不小,因此也是个个心怀畏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