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早在沛县的时候,舍人审食其是相貌清秀,谈吐不俗。 只是刘邦身边有才之人甚多,这才留下了次一等的审食其。 以刘邦识人眼神之毒辣,侧面验证了他对审食其忠心的信任。 只是随着时间流逝,沛县的三年十个月的相守,项羽军中又一年的共患难,审食其对待她的态度,慢慢产生了变化。 便是最开始的吕雉没有察觉,后来她也不可能没有发现。 回到刘邦的身边,看到了他身后的戚姬和刘如意,吕雉不能不警惕。 但和已经当上皇帝的刘邦相比,吕后身边能用的人太少了。 辟阳侯审食其的忠心已经改投到了她的身上,吕雉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将他推出去。 至于感情?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和吕雉、刘盈、鲁元三人的性命相比,无足轻重。 汉高祖八年,赵王行刺刘邦,牵连了之前赵王献上的美人赵姬。 为此,刘邦将怀有身孕,之前极为受宠的赵姬打入天牢。 赵姬的弟弟寻到了审食其的门路,希望他为赵姬求情,免去赵姬一死。 审食其当时丝毫没有犹豫,严词拒绝。 后来吕雉曾问过他,赵姬受宠,且救下她,在宫里添了一名助力,对审食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审食其道,高祖并未打算真的杀了赵姬,根本不需要他出面。 后来,赵姬在大牢中生子后,选择了自刎。 闻之,审食其在家中大醉。 忠仆问他是否后悔当初没有求情。 审食其哭着对忠仆道出了实情,赵姬乃吕后之敌。吕后是他的主子,他怎可叛主?他虽不忍赵姬自刎,但就算重来一次,他也依旧选择站在吕后这边,不会开口。 之前,吕雉只是模糊感受到审食其对她的情感变化。 在这一次,吕雉确认,审食其对她,痴心不改,忠心不二。 钻研上下五千年之后,吕雉在书中,辨认出,审食其对她的情感,便是书中所言,沉没成本。 审食其对她投入越多,越舍不得放弃。 而吕雉什么都不用做,便能获得审食其全身心的忠诚。 无论什么样的主子,忠诚都是他们最想要得到的品质。 在刘邦死后,吕后掌握大权,垂帘听政,将审食其提拔到丞相之尊,让他抉择官僚奏事,权倾朝野。 这便是吕后对审食其忠心的报答。 他们之间的“感情”,和政权紧密结合,没有半分纯粹可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