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上场-《历代王朝更迭》


    第(2/3)页

    项梁一连向范增作了三揖。范增唯恐项梁反悔,复又说道:“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将军既然愿立楚裔为王,此事宜早不宜迟。”

    项梁道:“这个自然!”

    说毕,环视众人:“哪一位英雄,愿代我去寻访楚裔?”

    张良用肘碰了碰刘邦,示意他接过这个差事,刘邦迟疑了一下,方起身说道:“末将愿往。”

    项梁道:“好、好!那就有劳沛公了!”

    回到沛(公)营,刘邦愤愤然道:“那个糟老头子,也不知受了故楚王多少恩惠,一心要立楚裔为王。立就立呗,又将陈胜王贬了一番,陈胜王首义天下,冒着灭族之险,反不该称王?他楚裔乃是亡国之民,凭什么称王?若仅仅因为他出身王府,乃龙子龙孙,他的先祖呢?他的先祖熊渠并非一个龙种,不是照样做王了吗?还是陈胜王那句话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张良道:“诚如沛公之言,项梁不该拥立楚王后裔,那您觉着应该立谁?”

    刘邦道:“论势力论影响,要立也只能立项梁了。”

    “立了项梁之后,您怎么办?一辈子做他的大臣?”

    刘邦道:“就是立了楚王后裔之后,我不还是一辈子要做臣?”

    张良轻轻摇了摇头:“不同!”

    “有何不同!”

    张良避而不答,反问道:“沛公认识一个叫心的人吗?”

    刘邦道:“我不认识,他是干什么的?”

    “他是楚怀王之孙,楚亡,流落民间,给人牧羊。”

    刘邦笑道:“原来是个牧童,楚自熊渠突起,称王已逾十几代,难道他们的后裔只有一个做牧童的吗?”

    张良道:“楚王之裔,若从熊渠算起,当在数万人以上。但这个心,与众不同。”

    “有什么不同?”

    “人不大,却甚有主见。某一次小熊心上山牧羊,脚脖为蛇所缠,众牧人大惊失色,就是在场的两个老牧人,也吓得手足无措。他却不慌不忙地说道:‘拿火来,用火烧蛇的尾巴。’这一烧,那蛇立马将身子散开,逃之夭夭。那一年,心才十一岁。”

    刘邦满面赞许道:“这小孩不简单!”

    张良复又问道:“一个十一岁的娃娃,有此心智,又如此沉着,您说可不可以成大事?”

    刘邦道:“能成大事。”

    张良道:“所以,我才要您将寻觅楚王后裔的担子接了下来。只有您接下了寻觅楚王后裔的担子,我才有机会向您推荐心。”

    刘邦道:“原来如此,不,您这样做,实非帮我,而是害我!”

    张良道:“我怎么害您了?”

    刘邦道:“你所说的心,年纪这么小,心智又这么高,若是做了楚王,哪还有我的出头之日?”
    第(2/3)页